门诊部“话说健康”连载之九—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
时间:2012/11/29 00:00:29 点击量:0病人在治疗用药时,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药物疗效,减少不良反应,掌握和运用合理的服药方法尤为重要,正确的用药方法, 能够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, 有效地避免药物的副作用,现就主要几类常用口服药的用药方法介绍给大家。
1、口服抗菌药
口服抗菌药物应严格定时服用,以保持药物在体内的浓度,如处方或说明书上写明为1次/日,2次/日,3次/日,4次/日,应分别间隔24小时、12小时、8小时、6小时服用为宜,请勿长期大量服用,不可盲目增减剂量或急于更换品种,联合用药要遵医嘱或咨询医师,不可滥用。阿莫西林在胃肠道吸收不受食物影响, 可空腹或餐后服用, 并可与牛奶等食物同服。氨苄西林需饭前(饭前30~60分钟)服用。罗红霉素、克拉霉素、阿奇霉素因食物能干扰吸收, 宜空腹服用。诺氟沙星、环丙沙星、氧氟沙星、左氧氟沙星与富含亚铁离子、钙离子和镁离子的食物同服可降低药效,18岁以下患者服用还可至儿童关节病变,氧氟沙星与降压药同服可出现血压突然降低,值得患者注意。服用异烟肼和乙胺丁醇时应及时补充维生素B6, 以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。服磺胺类药物时,忌醋、肉、禽、蛋、糖、酸性水果,这些食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会使磺胺药物在肾小管内形成结晶,损害肾脏。服灰黄霉素宜食高脂肪食物,可以促进胆汁分泌并延缓胃的排空,增加药物吸收。甲硝唑、替硝唑、痢特灵(呋喃唑酮)服药期间不宜饮酒或喝含酒精类饮料,以免出现呕吐、头昏、腹痛、腹泻等不良反应。若口服抗菌药确需与次碳酸泌或乳酶生等微生物制剂同服, 需间隔2~3小时,则可以减小相互干扰,保证疗效。有些抗菌药物如:青V钾、复方新诺明、甲硝唑、替硝唑、奥硝唑等宜餐后服用,这样可减小药物对胃肠道刺激。
2、消化系统药物
抗酸药氢氧化铝和铝碳酸镁能形成胶体保护膜, 覆盖于溃疡面和胃粘膜,当胃将近排空或完全排空后, 才能充分发挥抗酸作用, 故抗酸药应在餐后 1~1.5 小时和晚上临睡前服用。奥美拉唑当胃内充盈时可减少其吸收, 故应餐前空腹口服, 剂型为肠溶片的需整片吞服, 不可嚼碎或压碎, 也可将其分散于水或微酸溶液中, 且必须在 30分钟内服用。硫糖铝、果胶铋可以增强胃粘膜的保护作用, 餐前 0.5~1小时及睡前服用, 不宜与碱性药合用。助消化药乳酸菌素, 用于肠内异常发酵、腹泻等, 嚼服不宜与次枸橼酸铋等铋剂合用。含有酪酸梭菌、双歧杆菌、枯草杆菌、肠球菌、嗜酸乳杆菌等菌群的药物, 冲服时水温或牛奶不得超过40℃, 且不易与抗生素类药物同时服用。胃动力药多潘力酮具有胃肠推动和止吐作用, 宜饭前15~30分钟服用。泻药酚肽睡前服用,盐类泻药需空腹服用。止泻药黄连素饭后服用。
3、抗高血压药物
非洛地平、氨氯地平等宜早晨用水吞服, 非洛地平缓释片可以延长药效时间,减少胃肠道的刺激,但服用时不可咬碎或咀嚼,否则达不到以上效果。拉西地平早晨服用较好, 饭前饭后均可。卡托普利宜餐前1小时服用。依那普利首次剂量宜从2.5mg开始, 不宜与氨苯蝶啶和螺旋内酯合用。沙坦类药物如厄贝沙坦、缬沙坦等,在进餐时或空腹服用, 建议每天在同一时间服用。螺内酯、氢氯噻嗪等宜饭后服用。
4、口服降血糖药
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应因人而宜,降糖药的用法一般是餐前或餐中服用, 具体如下:罗格列酮、吡格列酮等可以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,加强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,空腹或进餐时服用;格列本脲、格列吡嗪、格列美脲、格列齐特、格列喹酮等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,从而降低血糖,其中格列吡嗪、格列喹酮餐前半小时服用,格列美脲、格列齐特早餐或第一次主餐时服用;双胍类降血糖药餐中或餐后即刻服用, 可减轻胃肠道反应;阿卡波糖餐前即刻服用。
5、其它药物
降血脂药苯扎贝特、非诺贝特等, 辛伐他汀、洛伐他汀等,抗心律失常药普洛帕酮、普萘洛尔、辅酶 Q10 胶囊等宜饭后服用。剂型为缓释片、胶囊、控释片的药物必须整片或整粒咽下, 不能研碎或打开。草珊瑚含片、硝酸甘油片不要嚼碎、喝水或整片吞服,宜含化,待药片缓慢溶化,局部滞留发挥药效。口服泡腾片应用温水完全溶化后摇匀服下。散剂或颗粒剂应在临用前以温水混合完全后再服。一般说来, 健胃药、收敛药、抗酸药、胃肠解痉药、肠道抗感染药、利胆药等多为饭前服用;驱虫药、盐类泻药等空腹或半空腹时服用;催眠药、缓泻药睡前服用;其余都可以在饭后服, 特别是对胃有刺激的药物(如吲哚美辛、铁剂等), 更须在饭后服。驱虫药需空腹服用,多数平喘药以临睡前服用为佳,睡前 15~30 分钟服用催眠药。
总之, 对于口服药物的服用方法我们要予以高度重视,平时多积累相关用药常识,严格遵循药物的规定用量, 做到科学合理用药,就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。
林楠供稿